Uncategorized

a – 上半年我国黄金产量、消费量同比均下降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国黄金协会2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黄金产量179.083吨,同比下降0.31%,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 从生产端来看,上半年,黄金矿产金完成139.413吨,有色副产金完成39.670吨。另外,进口原料产金76.678吨,同比增长2.29%。 从消费端来看,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 中国黄金协会分析称,高金价下,黄金首饰消费受到抑制,但金条需求仍然旺盛。工业用金因金盐需求回升,呈现出小幅上涨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黄金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大幅增长。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33573.740吨,同比增长12.7%,成交额双边24.2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 上半年国内外金价大幅上扬。6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每盎司3287.45美元,较年初上涨24.31%。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6月底收盘价每克764.43元,较年初上涨24.5%,上半年加权平均价格为每克725.28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1.07%。

Uncategorized

a – 92幅列宾真迹来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代表作公开亮相

昨天(7月23日)“列宾艺术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同观众见面,92件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佳作集中亮相,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列宾艺术展。 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列宾,被认为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巅峰代表,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土地与真实的人民,由此诞生了鸿篇巨制《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这幅画作绘成于1883年,高178厘米、宽285厘米的画幅中,列宾以凝练而悲悯的笔触,刻画出了众生相,勾勒出19世纪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画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方策展人

Uncategorized

a – 到博物馆里“清凉一夏”

新华社上海7月23日电 进入暑期,各大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人们在舒爽的馆内空间,欣赏展品藏品及全新展览,被酷炫的VR/AR技术和沉浸式展项吸引,为精美实用的博物馆文创商品“买单”。 庞大的河南汝阳龙、“迷你”的奇异辽宁龙、顶级掠食者和平永川龙……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空间人头攒动。据悉,这次展览汇聚来自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在暑期创新推出“省市主题周”,邀请各地博物馆来沪联动。 “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展览现场,工作人员(右二)向参观者讲解。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最新的“内蒙古主题周”着重介绍来自内蒙古的精美临河盗龙、单指临河爪龙、二连巨盗龙等展品。活动中,马头琴表演、《壮美内蒙古》电影以及科普讲座,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上海科技馆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围绕科普教育、展览共建、人才交流、标本修复等领域开展合作,还正探索组织两地学生参与研学活动,以最大程度用好各家馆藏资源。”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陟宇说。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最新推出的“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探索以科学的视角解读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在展览现场,除了南丹铁陨石、隆德陨石等珍贵陨石,人们还能欣赏由上海天文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设计制作的陨石编磬演奏的音乐,与陨铁金箍棒等展项互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此次和上海天文馆合作,探索“天文科技+历史文化”的叙事方法,期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以及敬畏自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Uncategorized

a – 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 草药香由远及近,年轻人穿越其间。他们或号脉问诊、或拔罐足浴、或品尝药饮,都收获颇丰。中国农历大暑节气过后,夏季的炎热扑面而来,中医夜市也热闹起来。近年来,夏日晚间“鸣锣开市”的特色中医夜市在中国多地流行开来,传统中医药文化正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傍晚时分,日头西斜,灯箱通电。在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甘肃省白银市,“中医夜市”四个大字在白银区万盛公园中被“点亮”,夜市内开始人潮涌动。现场设置了中药代茶饮品、中药辨识、中医义诊、中医科普等活动区域,每个区域前都有很多市民排队体验,其中有不少是年轻面孔。把脉扎针、购买香囊、体验中药茶饮,成了当地年轻人夜生活的新选择。   这是7月15日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拍摄的中医夜市。新华社记者 郭刚 摄 记者见到21岁的白银市民余慧燕时,中医夜市的医生正在为她把脉。“天气越来越热,我总觉得浑身困乏,人睡不醒也没精神。”她说,之前体验过中医诊疗,效果不错。下班之后来到中医夜市,想让医生给开一些中药调理。

Uncategorized

a – 三个关键词,看海洋经济新活力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中国海洋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看“海工”,巨轮从这里驶向深蓝,我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看“海产”,耕海牧渔建起现代“粮仓”,一季度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看“海风”,一座座海上风机绘出资源利用新图景,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蓝色经济”动力十足,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海工”:万吨巨轮向深蓝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基地已是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巨大的船坞里,数艘建造中的液化天然气(LNG)船如同钢铁巨鲸初露峥嵘。 中船集团江南造船生产运行二部副部长瞿欢俊站在码头,目光紧跟着刚结束试航归来的庞然大物,脸上难掩自豪。“这艘17.5万立方米的LNG船试航非常成功,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获得了船东的高度认可。”他告诉记者,今年将是LNG船的集中交付年,仅江南造船就预计交付10艘以上,“目前我们手持LNG船订单约60艘,总价值约1500亿元,排期已到2031年。” 这份繁忙与自信,映射着中国造船工业的强劲脉搏。走进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董建福正密切关注一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的运行数据。他介绍,这套自主研发的系统对船舶排放二氧化碳的捕集率可达80%以上,转化出的液态二氧化碳纯度高达99.5%以上。今年4月,配备该系统的1.4万箱大型集装箱船已在洋山港成功完成液态二氧化碳卸岸交付,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船舶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未来我们将持续攻关,力争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为造船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Uncategorized

a – 你我的医保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4年增长了44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现全国统一……2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说,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圆满完成各项医保改革发展任务。通过这组海报,一起来看看你我的医保网,是如何织密扎牢的。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新华社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Uncategorized

a – 向“创”而行 中国制造提质升级——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八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3.1%、36.2%、35.6%……翻开上半年工业经济成绩单,跃升的数据展现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活力。 中国“小怪兽”LABUBU火爆全球、古法黄金錾刻出祥云吉祥纹样、新能源汽车颜色由用户手机一键定制直通工厂……盛夏7月,记者深入多地调研,感受着创意设计之“美”带来的智能制造之变。 创意设计提升品牌价值 手起锤下,由点及面、从直变曲,经工匠成千上万次的捶打,终成“一张打”金壶。在老铺黄金工厂里,记者见证着古法工艺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 今年6月,老铺黄金首家海外店在新加坡开张,摩根大通随后发布调研报告称:客流量强劲,平均排队时间1至3小时,九成客户是首次光顾,他们被设计、工艺及产品寓意所吸引…… 品牌成立16年,老铺黄金凭借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在传统珠宝市场开辟出一条新赛道。去年公司营收、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6%和254%,今年上半年依然延续增长势头。

Uncategorized

a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非遗藏毯的“新生”

新华社西宁7月23日电 车间内织机声此起彼伏,一幅幅挂毯上,青海湖畔的水鸟振翅欲飞,雪豹的皮毛纹理栩栩如生……日前,“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面对眼前的作品,记者不禁感叹:“真不敢想象,这样精美的图案竟是用毛线一点点织出来的。”   7月21日,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展示的各类挂毯。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45岁的织工寇胜英坐在织机前,指尖在经纬线间灵巧穿梭。她正织着一块1米宽、1.5米长的手工藏毯,毯面上的图案是一匹骏马。“这活儿慢,从头到尾织完,少说得一年,慢了要一年半。”她指着图案说,“单是马毛的颜色,就得反复比来比去。看着都是灰色,可深一点浅一点差远了。” 寇胜英跟随加牙藏毯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学习织毯4年,她告诉记者,这类藏毯多为客户订制收藏。

Uncategorized

a –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藏东明珠”昌都:和合共生蕴华章

扎曲河在东,昂曲河在西,自北而来的两条河流,一路奔腾至横断山脉西段合流为澜沧江,交汇处即为“藏东明珠”——昌都。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奔流不息,茶马古道见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西藏第一所现代学校、第一家公立医院诉说雪域高原的红色故事;唐卡漆画、洛隆藏刀展现高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横断巍峨,三江并流。昌都,正扎根于镌刻英雄传奇的红土上,守正创新书写着新时代民族交融之情、红色文化之韵与非遗传承之章。 鸟瞰扎曲河和昂曲河交汇处的昌都市。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古道新途 讲述民族交融史

Uncategorized

a –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观察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先行先试,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经验”。 为用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试验区,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向深、创新向实、开放向未来的历史前沿。记者近日深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探寻上海“自贸经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